曲解政策设陷阱 炒作热点扰视听——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5月辟谣榜综述

来源:2023-06-12 20:50:47    时间:中国网信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,对5月网络谣言进行梳理分析发现,曲解政策、以图牟利型谣言,以及炒作热点、博取眼球型谣言占多数,造谣者以无中生有、虚假宣传、剪辑拼接、搭蹭热点等手法造谣传谣,引发群众恐慌、扰乱社会秩序、造成不良影响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。

曲解政策诱骗群众图牟利。公共政策关系群众切身利益,一直是舆论关注焦点。5月以来,一些机构或个人杜撰、歪解相关政策信息,企图误导群众、从中牟利。比如,部分培训机构对“社工证”进行虚假、夸大宣传,声称“考取‘社工证’后‘包分配、优先录取为公务员’”,以诱导公众付费参与培训和考证;一些违规代缴社保的机构为获取非法收入,将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均参加的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”故意歪曲解读为“灵活就业人员社保”和“职工社保”两种不存在的“社保”,并捏造“收费可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转为职工社保”的不实信息。更有甚者,假借国家发改委名义,杜撰子虚乌有的“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”,宣称“可帮助每个市县获得百亿元政府补贴资金”,干扰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秩序。

炮制热点博人眼球骗流量。一些网民为博取眼球,增加粉丝量和流量,以剪辑拼接手法制作虚假视频并在短视频平台大范围传播,造成负面影响。比如,有网民为引流吸粉,将随手拍摄的一段应急演练视频配上“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、云南省等地将发生重大地质灾害”等字眼在网络平台发布,引发群众恐慌;有网民为博眼球,将自己在广东佛山某医院看病时拍摄的“医护人员单手持婴儿模型”的视频剪辑,并配上“婴儿哭声”背景音发布,引发网民对“医院工作人员虐待婴儿”的猜疑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;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“婆孙平移插队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,有网民为蹭热点,谎称自己为该视频购买5万元流量增加热度,以达到博人眼球、吸引关注的目的。此外,“安徽蚌埠怀远涡河三桥成为网红‘跳桥地’”“八达岭长城景区卖‘天价’矿泉水”等不实视频,都是视频发布者故意捏造虚假信息制造的假“社会热点”,这些谣言干扰正常秩序,造谣者均被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罚。

传“伪科普”贩卖焦虑引恐慌。5月以来,全国多地入夏,迎来炎热高温天气,与季节关联性较强的科普信息备受关注,“空调反复开关能省电”“夏天吃‘苦’胜似进补”等误区信息也随之被炒作、散布。特别是近来新冠“二阳”病例增多,“新冠抗体半年保护期”“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”等信息在网上引发热议,给民众心里平添“忐忑”。于是,有人借机搭蹭热点,以“科普”之名捏造“一个人不管多健康,多强壮,最多只能感染新冠8次,第9次人就没了……”等耸人听闻的谣言,尽管有专家驳斥其“纯属无稽之谈,毫无科学依据”,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部分人群的恐慌情绪。

纵观5月网络谣言,除了上述三类,还需警惕的是,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诈骗或造谣的案例日渐增多。比如,近来上海、福州、温州等多地发生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,佯装受害人好友通过社交媒体实施诈骗的案件,受害人损失巨大;还有自媒体为吸粉丝、蹭流量,利用AI炮制“甘肃一火车撞上修路工人,致9人死亡”的虚假信息,扰乱视听,带来严重负面影响。此外,随着高考高招季以及夏季汛期的临近,有关考试考题、填报志愿、防汛抗旱等方面的谣言或有潜滋暗长的苗头,对此需提高警惕和加以防范。

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平台社区规则,依法上网、文明上网,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。

关键词:

文章推荐

  •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

   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(潘杏琼)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,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,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·湖湘味·铜官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

   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(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,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,6日至7日预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“瑞雪迎春”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

   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(记者 刘文曦)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,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

    (新春走基层)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 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: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,用锤子“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: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

   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(记者 谢盼盼)守望花苞,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,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。  今年春节里,浙江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广告

    X 关闭

    X 关闭

  • 众测
  • more+

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
  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
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  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
 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
     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
    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
    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